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蓝海要闻

丁群:关于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

时间:2016-5-30 10:55:08点击:2243

5月26日,

安徽正和岛岛邻机构执行主席、

合肥宝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

丁群出席

【制造业与物流业创新对接与转型升级高峰论坛】,

并就中国制造行业今后何去何从,

如何才能实现转型升级、突破创新

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思考。

开场白

各位贵宾朋友们,大家下午好! 

首先 自我介绍一下,我叫丁群,是安徽正和岛岛邻机构的 执行主席,也是合肥宝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。非常感谢各位的信任,有机会代表正和岛、代表企业家,站在这里致辞发言。

关于【中国制造2025】以及【制造业、物流业转型升级】这个话题,我简单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,不足之处还请在座各位多多指教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问题一:中国制造2015到底是什么

第一个问题是,“中国制造2025”到底是什么?

之前拜读过赵胜老师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这本专著,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,我觉得对企业而言,【中国制造2025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:首先是生产过程的角度,不论是手工的工厂,还是自动化的工厂,都应当不断 革新工艺,优化流程,实现智能制造;
其次是从产品的角度,我们的工业产品也应当进一步体现出 个性化特点,满足个性化的需求,从之前【制造让顾客满意的 产品】,向【制造让顾客爱不释手的产品】转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问题二: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要转型升级

match第二个问题是,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要转型升级?

换一个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,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具体面临什么样的困境,迫使我们需要转型升级?根据我的观察理解,传统制造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困难一产品销售难

首先是产品销售难。

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幅度萎缩,加之 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,导致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;去年以来,我国的宏观经济进入“波动性下行”状态,经济增速逐渐放缓,市场状况 比较低迷,这也给我们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;
除了 出口和内需两个宏观的外部因素以外,部分传统制造业 盲目扩大投资,导致产能 严重过剩,库存积压严重,威胁到了企业资金链的安全;而且还有部分制造业企业,还是以简单的手工劳动方式 来进行生产,其产品科技含量低,经济附加值低,市场竞争力弱。国家之所以提倡“供给侧改革”,目的就是为了优化企业 资源布局,淘汰落后产能,研发引进“未来的产品。
困难二企业融资难

其次是企业融资难。

目前我国 是存在【资本过剩】这种现象的,这就意味着,市场上 根本不缺钱。那么为什么还会存在企业融资难,尤其是 民营企业、中小企业 融资难的问题呢?
一方面银行考虑坏账风险,更倾向于贷款给经营风险较小的 国有企业;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往往更乐于追逐虚拟经济、炒作概念。再有就是我们传统制造企业,往往忽视资金链安全的管理,尤其是目前整体产能过剩、库存积压的情况下,资金链安全更应当受到重视。
困难三转型突破难

最后是转型突破难。

传统的制造企业都在想着 转型突破、创新发展,但是在探索转型突破的过程中,却是困难重重。第一个难题,就是不明白 到底该往什么方向转型,比如对于“互联网+”这个概念,要完全 理解清楚、说得明白并不简单;第二个难题,就是 转型过程中难以获取各类资源,最主要的就是资本,但是资本对制造业似乎不是太感兴趣。问题三:传统制造业如何才能实现转型第三个问题是,传统的制造业如何才能实现转型升级,实现突破创新?这里 我想分享三个关键词:壮士、工匠、学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壮士精神

很多制造企业,虽然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,但是并没有严重到揭不开锅、吃不了饭的地步,对于转型升级、突破创新,虽然有很多思考,但是并没有强烈的、经济上的推动力,来促使大家一定要升级;这个时候,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,拿出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和决心,不破不立,凤凰涅槃!想要占领未来,今天就一定要把握住 转型升级的大潮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工匠精神

第二个关键词是“工匠”。

我听说很多德国的企业,都是数十年如一日,潜心钻研一种产品,并把这种产品做到极致,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“工匠精神”,也正是这种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,让德国的工业产品拥有无与伦比的精密程度,让德国的工业产品在世界上 有口皆碑!在这个容易浮躁、都希望快速赚钱的时代 更值得我们学习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者精神

第三个关键词是“学者”。

我们企业家不仅应当 有学者那种求是问道的精神,而且应当 更广泛地进行产学联动,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,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,也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,更可以为制造业培养出一流的专业人才!中国制造业的振兴,离不开在座各位专家老师的不懈努力!
今天我也是抱着交流学习的心态来到这里,希望能和在座的各位 多多交流,共同成长,共同进步,谢谢大家!